第三百零七章赴杭城学习(2/2)
十一点半吃午饭。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是午睡时间,这点也不硬性要求,只要下午和晚上林悦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就行。
下午三点下课后,到下午六点,这段时间同样自由安排。
六点吃晚饭,而后散步消食,看新闻。八点到八点四十分,是第六节课,到了九点基本就要开始洗漱就寝了,以便能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当然,这个时间表,只是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大概的参考而已,并不强行规定每天都必须如此。至于教学的地点,更不会仅限于苏家。
因为苏父苏母毕竟也有自己的生活,而且经常也会有老友来拜访,或者被老友约出去。
每当此时,苏父就会先征询林悦的意见,问她要不要一起。
林悦每次都果断地点头。
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,能被苏爷爷视为好友的人,自然肯定也有他们的长处,自己有机会多跟跟,时间一长,耳濡目染的,好处必定少不了。
苏父既带林悦出去,自然少不了暗中观察。
当他发现这个学生除了能跟自己所有的朋友都相处的很和睦,而且听自己和朋友说话时,明显非常专注,很多时候也仿佛都能听得懂的样子,偶尔问她两句,也能接的有模有样,自然也就更愿意多带她出去。
以上种种都只是其中部分细节而已。
总之苏父苏母除了学识渊博外,也十分擅长因材而教,不管在哪里上课,都能让人觉得趣味横生,不知不觉间便会主动去进一步的探求。甚至有时候只是随意的谈笑间,便把教学的内容给深深地记住了。
教的人讲的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也不完全是按照课本来,常常天马行空地将世界扩展地更为宽阔。而学的人也是认真仔细,深刻理解,并举一反三,进展自然非学校里那种一对几十的教学方式能比。
有时候课都上完了,林悦这个学生反而还意犹未尽,恨不得能多学一点。
如此良师,千金难求啊!
莫说她只是高中文化,便是大学毕业,也值得再来学习一遭的。
只是苏父苏母毕竟上了年纪了,而且中间又经历了那一番格外艰难的岁月,身体的底子并不如表面上这么好,林悦自然舍不得他们再多辛劳,求学之时便几乎不再分心管生意的事,而是等到每次回家后再过问。
林悦能到自己娘家来读书,最为高兴的当属苏晴丽。
她是真心地把林悦当成女儿看待,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跟林悦相处的好一些,所以在刚得知父亲的打算时,便想把儿子也送过来。
苏父却说以小海的脾性,最好还是不要跟林悦一起上课。
至于原因,自家亲生女儿,自然会细细剖析。
林悦的天赋确实要比小海高,而且她已经提前学完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业,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起点都已经比小海高出了一截。何况林悦又是个静得下来心的性子,学习速度也比小海快,就算林悦有心相让,平时也难免便显现出高低来。到时候,自尊心很强的外孙受到的很可能不是激励,反而是负面作用了。
而且小海是男孩子,爱玩、好动,还爱呼朋唤友的,学校那样的集体生活反而会更适合他。再者,小海这几年耳濡目睹地多少也打了一些基础,在同学中反而会更有些优势,要是苏晴丽舍得,不如提前一年送小海去上小学,放学后再来上晚上那节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