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六章 只有利益最得人心(2/2)
……
日子一天天过去。
颜本昌在杨庄住得十分惬意。
有时候来了兴致,他还会去杨庄夜校讲一节课。
当然不是之乎者也之类的,而是讲一些古代的小故事,逗村民一乐的同时,给村民一些启示启发。
大有开化民智的作用。
但有一点,让颜本昌有些不悦。
他来杨庄都五六天了,竟然一次也没看到杨再
兴去夜校上课。
为此,他还专门找过杨再兴。
杨再兴却道:“我就是一个秀才,人家陈有为可是状元,他讲课不比我讲的好?!”
“可你心中有大道。”
“什么大道?”
“再兴四句,就是大道。”
杨再兴无语。
“颜老先生,你有没有搞错,你让我给村民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?他们能活着就不错了,还有闲工夫为这个为那个?”
颜本昌竟无言以对。
“颜老先生,教书育人是好事,但也有因材施教,有些人不适合读书,有些人不适合学大道理。我建学校,可不单纯教书育人,更是教他们谋生的手段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”
“你应该知道,这世上并不缺读书人,缺的是懂技术推动技术进步的人。”
颜本昌却越听越糊涂了。
“读书人不才是天下的中流砥柱吗?”
杨再兴呵呵了。
“读书人除了推动改朝换代,他们还干啥了?哦,好像也干了一件事,总结出了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可这跟老百姓有
什么关系?兴,百姓苦,亡百姓苦,百姓过上一天好日子了吗?”
杨再兴把颜本昌给问住了。
历史发展了二千多年,老百姓的日子还是无比艰苦,确实没有改变多少。
可他还是说了一句,“读书人一直在努力。”
杨再兴毫不客气给怼了回去,“努力了两千多年,一点成效都没有,这也叫努力,他们难道不脸红吗?”
别人脸不脸红不清楚,反正颜本昌的脸红了。
羞愧难当。
努力,什么结果都没有,何谈努力?
难怪杨再兴对读书人嗤之以鼻。
“当然,读书人也不可或缺,读书人是天下的良心。”
这在颜本昌听来,不过是一句安慰话罢了。
他问:“杨公子,你说这天下需要什么人?”
“能改变人类思想的人,能实现技术革新的人,能推动文明进步的人,能改善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人。”
颜本昌陷入了沉思。
过了半晌,他睁大眼睛盯着杨再兴,猛然问道:“杨公子,第一种和第三种人,不正是读书人吗?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