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2章 波斯战况(2/2)
那个弃城而逃的波斯老国王,在半道上被大食人截杀了。
波斯王都的失守不可避免,王都的失守不是好消息,从这一刻开始波斯已名存实亡了。
此刻的马哈城内,这里背靠着阿姆河,倒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。
张阳皱眉看着卷宗上的一排排账目,一言不发。
阎立忍不住点头,“张侍郎所言不错,如此一来倒是可以缓解压力,也可以一边建设,一边为往后的建设筹集银钱。”
城内的屋子很低矮,也都是用石料与黄土砌成的矮房子。
再打开一个木头箱子,王玄策见到一个个铁圆盘,“这是何物?”
这条河是西突厥与波斯的分界线,过了这条河就是波斯地界,大食人若要兵犯大唐就势必要渡河。
“回将军,波斯王都左右两侧的两条大河皆被大食人占据,危城已不可守,波斯王子与阿史那杜尔已经退守到了阿姆河下游以西的马哈。”
张阳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卷宗,“这是我们骊山往年的造纸数量,按照一尺一卷来计算的。”
让王玄策带着高昌兵马先一步来这里,没想到还是来晚了。
看着阎立本递来的卷宗,按照朝中事先的准备,太液池的修凿所用需要十七万贯。
阿史那杜尔要去查探大食兵马的动向。
在此处的兵马有安西军,有西突厥兵马,有高昌人,还有波斯人。
王玄策安慰道:“我知道你心有怒气,我们要共同抵御大食人,别在这里内讧。”
以至于礼部能够在一年之内平定安西四镇,不仅仅是高昌兵马的功劳,更有阿史那杜尔出力。
让人把消息送去安西都护府的裴行俭的手中。
薛仁贵低声叹道:“整顿兵马需要时间。”
这年头人人都为了朝中社稷努力,好像大家都没有考虑这种问题。
王玄策拿起其中一个铁盘子,“这东西要如何抵御大食人。”
那些战象奔腾起来,大地都在颤抖,人根本就站不稳,更不要说与之对抗了。
造纸坊并不大,当初重新规划搬迁的时候,造纸坊占用的土地就是最小的。
薛仁贵的妻子柳氏大声喝问:“波斯都城如何?”
城中人员复杂,波斯王子拜薛仁贵为主将,这里的一切防备与兵卒安排都要听从唐人的安排。
薛仁贵颔首道:“届时大食人攻来你就会知道了。”
岑文本神色凝重,“我等在朝中为官,本是一心为了社稷,至于所谓吃穿冷暖,何足道哉。”
现在的造纸坊归属是天可汗,那么从位置上来看岑文本有对造纸坊安排的权力。
阿史那杜尔身后的人也站起身,与薛仁贵身后的士卒对峙。
外界对骊山本就很好奇,岑文本是现在为数不多能够进出骊山的官吏之一。
王玄策叹道:“此人与张尚书的渊源要从三年前说起,当初此人还是东突厥的铁勒,后来去了高昌帮朝中收复安西四镇,两年前安西四镇平定之后,又去了西突厥。”
“我们尝试过用烘干的方式来进行,可是纸浆在成纸的过程中,如果水分失去得太快,很容易让纸张发硬或者裂开,这与它内部的成分有关,相关的技术问题还要再钻研。”
张阳带着人来到了造纸坊前。
土屋内的众人神色都很不好看,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十分艰难的硬仗,尤其是要对付那冲锋陷阵的战象群,这个破旧的土城根本挡不住战象群。
岑文本与阎立本打量着这里,只有三五桶纸浆。
随着这个轮子转动,牛皮会带出纸浆,在其上形成一层纸浆面,如此一来便可以直接取出去晾晒。
薛仁贵也整了整自己的甲胄,“我们不需要你照顾。”
注意到薛仁贵与对方的目光交汇,王玄策低声道:“他就是阿史那杜尔,一直以来他都在保护波斯王子,此人出力不少。”
阿史那杜尔早就饿坏了,他双手捧起滚烫的黍米粥,便痛快吃了起来。
众人从安西都护府一路向着西方而来。
阿史那杜尔说话间,还能看到他口中漆黑的牙齿,“三千西突厥兵马,打得就剩下六百人,你知道波斯王城一战打得有多惨烈吗?”
大食人攻打了波斯王都,他们没有这么快转战马哈,眼下还有时间准备。
有李泰的侍卫看管着这里,张阳说明来由,这才放行。
按照李世民的任命,岑文本不仅仅有秘书监的官职,还有中书省,官学署,更身兼现在的造纸坊监理。
波斯王子卑路斯请着众人进了一处土屋,商议接下来的事宜。
来年开春,太液池就可以开始修凿,交接完造纸坊的事情,张阳送别了俩人。
怒吼声很响亮,看他抓着自己的丈夫,柳氏拔出了横刀指着阿史那杜尔。
“阎大匠,往后的太液池工事修凿分为五期,账目也需要分为五期,一来为了缓解压力,二来也可以为了调用银钱来分摊压力。”
阿史那杜尔快步走来,身后的甲胄随着步伐摇晃作响,走到近前,这人大声喝骂道:“你们怎么才来!”
波斯王子卑路斯匆匆而来,见双方僵持不下,他慌张道:“杜尔将军,薛将军,诸位都是大唐派来驰援波斯的,求求你们不要内讧,救救波斯。”
阎立本看着眼前这个滚筒设备不住点头,好似得到了什么启发。
等众人来到了阿姆河的下游,这里还有一座破旧的小城。
薛仁贵怒喝道:“杜尔!只要张尚书一句话,便可以让你在西域再无容身之地,你要闹哗变不如现在就走,我们不会留你,你且看看你还有何容身之处?”
出了马哈城便再无去处,至少在这里有唐人的粮草,杜尔咽下这口气,用突厥话对身后的怒喝了一句众人这才偃旗息鼓,他分出三队人手去打探大食人的动静。
王玄策苦恼地来回踱步,“这一仗要怎么打?这些人军纪散漫,如何抵御大食人。”
不要说这些西突厥人,波斯人更是军心全无。
翌日早晨,薛仁贵又得到了一个消息,又有两百波斯人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