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佛不见如来!修炼神霄雷法(2/2)
失去了钳制的太始天王早已迫不及待。
永康二年,春!
大始天王亲率大军,一路浩荡向瀚岳府城杀来。
所到之处,势如摧枯拉朽。赵家也是打出大贞的旗号,率领一众大军,与太始天王相争。
虽失去赵家老祖,但也还有府君陆牧之、天人术士扶龙道人、身边的老仆三尊法界强者坐镇,倒也挡住了太始天王的攻势。
如此,大战阵势拉锯。
不断有战况消息铺天盖地的传出。
但是,在这战火漫天的瀚岳府中,却有一县邑之地极为安宁。
那就是云台县!
因为张玉清的存在。
太始天王麾下大军纷纷退避这座宁静平和的小县。
而赵家更是没多余的精力来对付张玉清。
以至于云台县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地方。
张玉清也将老居士从府城接了回来,以灵力温养他病重伤势,缓解他的心疾,身子骨渐渐有所好转。
还有齐师厚、江瑶、上官红袖。
也都回到云台隐世,修炼。
让原本有些寂寥的张府院落渐渐又热闹起来。
有少女之间的私语声,也有小孩的活泼打闹声。
更有大人们的激烈讨论声。
“破虏城一战当真惨烈,赵贞出兵三十万,对战太始一方二十余万,本是人数碾压的一场大战,结果却是赵贞一方大败而归。”
“哼…赵家打压良士,任人唯亲,活该有此下场。”
“看来便是造反,赵家也摆脱不了世家那套规则。”
“唉,好好的一个瀚岳府,竟变得如此混乱。”
“大雍朝廷那边就没有半点回应吗”
“帝京那边也心有余而力不足,乱的可不仅是瀚岳,还有诸府,相较于其他府县,瀚岳这片边境必然要被先放弃。”
“呵…现在谁不知当代那昏君妄图长生,不理朝政,将来必遗臭万古。”
谈论此事的多是老居士、曹岳、齐师厚这一辈的人,感叹万千。
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点的他们。
既是个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。
都在担忧于未来的变化。
反之,张玉清对此毫无兴趣。
他宁愿多些时间潜心修炼。
世间王朝更迭不断,可仙人却能久存世间。
且真到了一定修为,一人便能影响俗世王朝更迭。
谁更重要,一目了然。
彼时,玉央福地内!
一身青衫的张玉清盘坐虚空,入定凝神。
他以太平要术记载的感应经法修炼。
希夷府内,元神金人盘坐,底下为一座道莲。
手握一枚枚符篆,撑开元神法光。
有超脱世俗的气质。
诵念真经,虚极静笃,无复我身。
渐觉杳杳冥冥,心神与天地合一。
一呼一吸,皆应合天时。
他的感知脱离眼睛,渐渐沉入天地元气的本质。
那一草一木,一石一土,皆褪去表象。
在他视野间,天地大变,成了阴阳五行四象等无穷元气的构成。
而练气士的元神,就是捭阖这些元气的大手。
借天地之力为己用。
在这数个月的时间内,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,他在练气士道行的进步肉眼可见,几乎每天都在增长中。
现如今,已成就元神九重天之境。
只需要再渡过九重大劫,就能成为内景道行的大修士。
这般进展,连张角也要为之惊讶。
“没想到我在元神练气上的道行反而会超过武道。”
张玉清低吟,对此依旧不能理解。
按理说他在武道上的修炼天赋很明显超越练气天赋。
怎么还能被元神道行反超呢
“不过我这段时间的修炼重心也确实是放在练气道法神通上。”
张玉清摇头,不再多想。
也许他是在练气方面开窍了呢!
“元神九重,需渡过九重雷劫方成内景。”
他抬头遥望天外,凝眉深索,
“等我渡劫时,九重天外的一些神灵化身或许会干扰,须得先做好准备。”
练气士渡劫听着简单,实则凶险重重。
不知几多练气士因渡劫而元神崩碎,道消魂散。
修行之难,更甚于武道。
且自己更因曾登九重天斩神,气息烙印于天外,尽管算不是斩神重要人物,可也必会被那些神灵嫉恨。
干扰都是小事。
怕就怕直接袭杀。
那他的内景劫,也将演变成更恐怖的神灵内景双重劫难。
让人不得不重视。
“雷劫、雷法!”
“我若能修炼成神霄雷法,哪怕只掌控一分玄妙,渡九重内景劫应不难,甚至能掌御天劫驱神。”
张玉清第一念头所想到的便是神霄雷法。
且他曾以神通薄掌控过太乙雷法,对那种以凡人之身,掌天地神罚的雷法发自内心的期待与憧憬。
这才是练气士该有的神通!
拂袖之间,降劫灭神,何等威风。
如今自己元神九重。
应该可以一试。
想着!
他径直来到神汉天地。
片刻,一身青袍教书先生模样的张角悠然放下手中茶杯,看向张玉清,
“你要修炼神霄雷法”
“请师尊指点。”张玉清肃然。
知道神霄雷法的修炼极为艰难,但他早已做足心理准备。
“按理说以元神九重天道行修炼神霄雷法较为勉强,且伱没有半点雷法基础,不知雷霆变化,能否学成,贫道也不敢保证。”张角言道。
“事在人为,弟子对自己有信心。”张玉清缓缓道。
大贤良师张角对自己这位弟子自是有信心,没说什么打击信心的话,直接开始传授神霄雷法总纲玄妙,
“神霄三十六法中,较为基础的便是五行雷法与两仪雷法,贫道推荐你先学两仪雷法,再炼五行、继而学乾元、大威、混元等,依序掌控,最后炼就那紫霄神雷。”
“紫霄一出,可斩仙灭神,古今不知多少练气士们为之向往。”
紫霄雷法乃神霄雷法修炼到极致才能产生的变化。
连古之列仙都无法掌控。
但其威名,早已传达至诸天世界内。
“那便依师尊所言,先炼两仪雷法。”张玉清颔首。
他对两仪雷法还是颇有信心的。
两仪变化不外乎阴阳,而他在武道方面,已从张三丰那参悟出一丝阴阳玄妙,这种天地大道的至理相通,不分练气士与武者。
“两仪雷法,采纳阴阳变化之机,摄取阴阳二气,御二气变化,吹而为风,运而为雷,嘘而为云,呵而为雨…”
当大贤良师张角的声音缕缕传入张玉清耳畔。
他闭眸入定,天人合一,摄取阴阳天罡元气。
化为阴阳太极,成两仪之变。
再依照雷法枢纽变化,开始尝试凝聚两仪雷光,
自然,这个过程中无疑会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