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现代都市 > 重生1984,差点被学校开除 > 第663章 智能农业

第663章 智能农业(1/2)

目录

不过,既然都交给了张伟峰,赵宏图自然不会去插手太多。

大不了企业办不下去,从头开始呗。

反正现在的钱,差不多和骗来的,或者说是抢来的,没啥区别。

赵宏图在办公室实在有点坐不下去,「小张,我们去金茂大厦看看。」

在经历了选址、筹资、命名和设计方案确定等各项程序之后,金茂大厦正式开工建造。

比之前预计要92年才能开工,提前了半年多时间。

可能也是因为华远集团的资金比较充沛。

有钱就好办事。

建工集团负责人张辉华又早早就在建筑工地外面等着赵宏图。

建工集团是第一次建这么高的楼,也是第一次做总承包,虽缺乏经验,但也格外重视。

他边在前面引导赵宏图边介绍,「为解决缺乏经验问题,我们根据华远集团的建议,请了三家外国的公司作为总包咨询,共同参与建设。」

「当初大楼设计的时候,我听说这边的地质条件好像不是很好。」赵宏图问道。

「是的,魔都的地质条件其实是不适合建超高层建筑的。为此,我们需要打了一千多根桩。这些桩还必须打到有岩石的地方,才能立得住,所以都打得很深,有十几米那么深。在挖基坑的时候,有次很不幸地遇上罕见的大雨天气,出现了涌水的情况,只得紧急从红球进口挡水用的设备。」张辉华说道。

「之前这附近好像有不少房子,拆迁工作没出问题吧。」赵宏图问道。

后世虽然有不少人通过拆迁走向了致富的道路。

但是也有不少拆迁方面的负面新闻。

张辉华说,「拆迁确实是一项很难的工作。有一些居民不肯迁走,要反复做工作。当地和我们当初也是到拆迁户家里,一家一家去送月饼,请他们配合拆迁。后来,共迁走900多户居民,拆迁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完成。」

赵宏图边走边看,边听,时不时点头。

对建工集团的总包,还是非常满意的。

焦躁的情绪,也得了缓解。

建工集团没有经验,都能做得这么好。

为什么不能对张伟峰他们多一点信任呢。

赵宏图在工地待了一会,看了看,然后又把负责的工程师给叫过来,问了一些问题。

然后这才从工地离开,赵宏图又让人开车去了华远研究所。

现在的华远研究所,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。

光是农业领域就有种子、农机和农艺三个大方向。

还有汽车、电子等方面,研究的项目更是不少。

看着研究所里边人才济济。

李秋丰、王川福、陈怡然……

赵宏图也是豪气顿生,这是华远集团最大的底气。

「赵总,你可有段时间没有来我们这了,这里很多研究人员,还非常想你呢。」李秋丰开着玩笑说道。

赵宏图之前在研究所呆过一段时间。

虽然没有在理论上给大家过多的指点,但是赵宏图思路开阔,那种远见,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。

给大家打开了思路,指明了明确的方向。

做起研究来,也更加有的放矢。

「我怕来太勤快,大家看到我,然后老想着出成绩,会给大家压力很大啊。」赵宏图笑着说道。

华远研究所内部,现在是分两个研究方向。

一個方向的人,是做基础理论研究,这部分人,只要在公司的愿景和假设方向上创造新的知识,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做科学无尽前沿的理论研究。..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